3月4日,國內四大瓶片生產商之一,PET材料供應商(301216.SZ)在互動易答複投資者提問時表示,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市場,力爭近兩年內在中亞、南美、非洲、東南亞等主要區域實現海外倉儲基地的全麵覆蓋。
在全球經濟格局不斷變化的背景下,中國企業正加速推進國際化戰略,通過技術創新和全球布局提升競爭力。作為新材料領域的領先企業,萬凱新材近年來憑借其在PET係列產品、生物基呋喃聚酯等領域的技術突破,以及海外倉儲基地的快速布局,已成為行業內的“領跑者”。
萬凱新材自2010年進入行業以來,曆經十餘年發展,已從行業“後來者”成長為全球領先的PET材料供應商。目前,公司產能規模已達300萬噸/年,其中單套裝置產能40萬噸及以上的占比超過90%,規模和占比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。這種規模化生產不僅降低了單位成本,還為公司開拓海外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為了更好地服務全球客戶,萬凱新材在東西部合理布局產能。總部和第一個生產基地位於浙江海寧,而第二個生產基地則設在重慶涪陵。涪陵基地擁有180萬噸/年的西部最大產能,地利優勢顯著。一方麵,該基地可通過中歐班列向西輻射中亞市場;另一方麵,借助鐵路運輸至廣西欽州港,進一步覆蓋東南亞和非洲地區。此外,公司在四川達州的MEG一期60萬噸項目預計於2024年底投產,這將進一步完善其縱向一體化產業鏈,降低生產成本。
萬凱新材的產品線豐富多樣,涵蓋PETG、PEF等多個係列。其中,PETG係列產品在市場上備受青睞,憑借優異的性能贏得了客戶的廣泛認可。此外,公司正在研發的PEF產品目前已進入客戶試用驗證階段,有望在未來構建起更高的技術壁壘。
值得關注的是,萬凱新材在生物基呋喃聚酯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。該產品主要用於功能飲料、啤酒、藥品包裝等高阻隔包裝應用,目前已實現小批量驗證性訂單供應。隨著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,生物基材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,萬凱新材在此領域的布局無疑為其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。
當前,瓶級PET的全球性供需失衡問題日益突出。據統計,北美每年進口量達130萬噸,歐洲170萬噸,日本80萬噸,非洲和南美各100萬噸。盡管麵臨反傾銷政策和物流費用上漲的壓力,中國的PET出口依然保持快速增長。萬凱新材作為行業內的佼佼者,抓住了這一機遇,其前五大出口市場分別為印度、阿聯酋、尼日利亞、印尼和中東。
然而,全球市場的競爭同樣激烈。為應對挑戰,萬凱新材采取了“走出去”的戰略,計劃在海外建立更多生產基地,以直接滿足當地市場需求。截至目前,公司規劃的海外產能已超過2000萬噸,顯示出其對國際市場的高度重視和長期投入的決心。